模具鋼熱處理工藝目的在于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nèi)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準備良好的金相組織,有效的提高產(chǎn)品力學性能及質(zhì)量,更 好的投入使用中去。
1. 淬火淬火有表面淬火和整體淬火。其中表面淬火因為變形、氧化及脫碳較小而應用較廣,而且表面淬火還具有外部強度高、耐磨性好,而內(nèi)部保持良好的韌性、抗沖擊力強的優(yōu)點。
為提高表面淬火零件的機械性能,常需進行調(diào)質(zhì)或正火等熱處理作為預備熱處理。其一般工藝路線為:下料--鍛造--正火(退火)--粗加工--調(diào)質(zhì)--半精加工--表面淬火--精加工。
2. 滲碳淬火滲碳淬火適用于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先提高零件表層的含碳量,經(jīng)淬火后使表層獲得高的硬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強度和較高的韌性和塑性。滲碳分整體滲碳和局部滲碳。局部滲碳時對不滲碳部分要采取防滲措施(鍍銅或鍍防滲材料)。由于滲碳淬火變形大,且滲碳深度一般在0.5~2mm之間,所以滲碳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間。
其工藝路線一般為:下料-鍛造-正火-粗、半精加工-滲碳淬火-精加工。當局部滲碳零件的不滲碳部分采用加大余量后,切除多余的滲碳層的工藝方案時,切除多余滲碳層的工序應安排在滲碳后,淬火前進行。
3. 滲氮處理滲氮是使氮原子滲入金屬表面獲得一層含氮化合物的處理方法。滲氮層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抗蝕性。
由于滲氮處理溫度較低、變形小、且滲氮層較?。ㄒ话悴怀^0.6~0.7mm),滲氮工序應盡量靠后安排,為減小滲氮時的變形,在切削后一般需進行消除應力的高溫回火。